2013第五十屆金馬獎評審一覽表 The 50th Golden Horse Awards Judging Panel

初審

 

木衛二

影評人。本名葉新代,自2007年起在《南方都市報》、《北京青年報》、《城市畫報》等數十家媒體雜誌撰寫電影評論專欄。曾任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評委,華語青年影像論壇選片人,參與編著《華語電影》系列叢書。目前任迷影網(cinephilia.net)內容總監。

王亞維

學者、紀錄片導演、製作人。1962年出生,美國波士頓大學電影碩士。投身紀錄片教學多年,曾擔任公視紀錄片小組召集人、原住民新聞性雜誌節目與網站製作人、公視節目部經理。歷任金鐘獎、國家文藝獎、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等評審,現為政大廣電系專任助理教授。

吳珮慈

電影學者。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電影博士,現任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副教授。曾任臺藝大電影系主任、臺北縣電影節國際學生影展金獅獎主席、國家電影資料館《電影欣賞學刊》副主編;並曾為法國國家電影資料館「楊德昌紀念回顧展」(2010,巴黎)專題演講。著作有《在電影思考的年代》。

李光爵

影評人。曾任春暉電影公司、絕色影展策劃及自由時報電影線記者。現任威秀影城公關部經理。以筆名膝關節發表文章,著有《這不是一部愛情電影》。文章散見:中國時報、自由時報、雅虎電影、The Big Issue、GQ、高傳真音響雜誌等。

曾文珍

導演。臺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,現任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兼任講師。跨足劇情、紀錄片領域,2002年以《春天—許金玉的故事》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及台灣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。長期拍攝弱勢族群題材的紀錄片,2011年完成新移民女性紀錄片《夢想美髮店》。

曾偉禎

編劇、學者。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碩士。目前為自由寫作,電影撰稿、影評、編劇。曾任台北金馬影展執委會副秘書長並策劃國際影展;金馬獎、台北電影獎、金鐘獎及國片輔導金評審。電影編劇作品《鴨賞》曾獲新聞局優良劇本獎。編譯有《電影藝術─形式與風格》、《導演功課》等。

黃信堯

導演。紀錄片工會第一、二屆常務理事。近作《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》獲2011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及最佳紀錄片,其他作品包括:《唬爛三小》獲金穗獎最佳紀錄片,《帶水雲》獲2010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團大獎、捷克水與海洋國際影展最佳自由創作獎。

鄭政恆

影評人,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。現為《香港經濟日報》影評專欄作者。著有《記憶前書》,合著有《百年光影覓香江》及《走著瞧―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》等。2011年參與鹿特丹影展的青年影評人見習計畫,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(藝術評論)。

 

複審

李天爵

電影美術、導演。出生於臺南市,美術科班出身,對於電影美學的經營,主張利用直覺感知的建構,來取代既有的形式呈現。主要美術作品有《天邊一朵雲》、《一年之初》、《黑眼圈》、《九降風》,並以《臉》獲第四十六屆金馬獎及第四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美術設計。

婁燁

導演、編劇。1965年生於中國上海,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。2000年以《蘇州河》獲得鹿特丹影展金虎獎,並以《紫蝴蝶》、《頤和園》、《春風沉醉的夜晚》入圍坎城影展正式競賽。2012年《浮城謎事》獲得第七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、劇本,並入圍七項金馬獎。

張靚蓓

作家、影評人、資深媒體人。曾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、「胡說八道—胡金銓.武藝新傳」策展人、中國時報主任記者、臺北市立美術館編輯等職。現專事寫作,著有《凝望.時代,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》、《十年一覺電影夢,李安傳》、《聲色盒子,杜篤之》等書。

陳建騏

音樂創作人。作品跨足流行音樂、電影、劇場、廣告界。曾多次入圍金曲獎,並以五月天〈諾亞方舟〉獲第二十三屆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。電影音樂作品包括《帶我去遠方》、《花吃了那女孩》,並以《愛》、《豔光四射歌舞團》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。

塗翔文

策展、影評人。淡江大學傳播碩士,研究武俠片。曾任第十三至十五屆台北電影節策展人,現為《聯合報》影評人及《幼獅文藝》等雜誌專欄作者。編著《電影A咖開麥拉》、《瑞典電影》,曾以《第四張畫》入圍第四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。

楊雅喆

導演、編劇。1971年生,曾從事廣告創意、動畫編劇,目前為自由編劇導演。作品包括《囧男孩》、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,及電視單元劇、連續劇十多部。曾獲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、金鐘獎最佳編劇、最佳導演,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、原著劇本。小說作品包括《藍色大門》、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。

董瑋

導演、動作指導、演員,自認是個喜歡電影的從業者。1958年生於上海,十六歲就當上電影武師,穿梭台港工作。1980年代以演員身分活躍於電視、電影,之後也擔任導演。動作指導代表作品眾多,曾十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,並以《紫雨風暴》、《七劍》兩度獲獎。

劉若英

演員、歌手、作家及創作人。首度演出《少女小漁》便獲得1995年亞太影后,之後在不同地區的影展獲得多次演技獎項肯定,包括1997年東京影展最佳女主角、1998年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、2000年金鐘獎最佳女主角、200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、2005年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等。

樊光耀

演員。1975年生於臺北市,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。自幼展現表演天賦,十五歲起學習戲劇,曾受Don Gilleland(紀澤然)、王振全、陸愛玲、李寶春、李國修的表演訓練,1999年拜入相聲大師吳兆南門下。2005年以《壞蛋》獲金鐘獎單元劇男主角獎。現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。

鄭文堂

導演、編劇。宜蘭人,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。2003年〈風中的小米田〉獲得金馬獎、金穗獎最佳創作短片。首部劇情長片《夢幻部落》(2002)獲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,2010年以《眼淚》獲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。2011年受邀參加金馬影展《10+10》電影聯合創作,執導〈老人與我〉。

韓允中

電影攝影師。臺北藝術大學電影所碩士。目前從事攝影、剪接、導演、監製、故事撰寫、教學等工作。電影攝影作品包括《好男好女》、《南國再見,南國》等,1997年以《國道封閉》入圍金馬獎最佳攝影。曾獲金鐘獎,2008年以《這兒是香格里拉》獲第三十二屆開羅影展最佳攝影獎。

決審

朴若木

電影美術及造型指導。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多媒體講師、廣告製作藝術指導,電影代表作品包括《胭脂扣》、《三個女人的故事》、《阮玲玉》、《紅玫瑰白玫瑰》、《天浴》、《色,戒》等,其作品風格典雅、考據細膩,深獲好評,並五度獲得金馬獎肯定。

李冰冰

演員。作品包括《雲水謠》、《風聲》、《雪花與秘扇》、《通天神探狄仁傑》、《我願意》、《惡靈古堡5:天譴日》和《變形金剛4》等。2007年憑《雲水謠》獲華表獎及大眾電影百花獎雙料影后,2009年以《風聲》獲第四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。為公益品牌「LOVE」創始人,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親善大使。

李安

導演、編劇。當今國際聲譽最高的影人之一。曾以《斷背山》、《色,戒》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,《喜宴》、《理性與感性》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;《斷背山》、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。曾以《喜宴》、《色,戒》兩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,並以前者獲得最佳原著劇本。為本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。

張家魯

編劇。1970年生,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。目前為北京「工夫影業公司」創作總監。短篇小說《恐怖份子》(2007)獲時報文學獎。編劇作品曾八度獲得新聞局「優良電影劇本」;曾以《風聲》(2009)、《轉山》(2011)入圍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,並以《天下無賊》(2005)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。

蔡康永

作家、主持人、影評人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電影編導碩士,曾參與多部電影的製片、編劇(《阿嬰》、《功夫皇帝方世玉》),並三度獲得金鐘獎肯定。本屆同時擔任金馬獎頒獎典禮主持人,這是他第七次擔綱。

※    得獎名單由複審及決審評審共同選出。

本篇發表於 影展 並標籤為 評審, 金馬獎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迴響